刘彬:党建引领专业建设 不拘一格树人才
来源:   作者:   日期::2021-10-15

历时3个月,全国高校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落下帷幕。由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员教师刘彬及团队指导的两只队伍双双获得特等奖,且并列全国排名第一。谈及自己与学生在攻克每一个难题中度过的日日夜夜,作为党员教师的刘彬总说在每一个困难面前和学生们并肩奋斗都是理所应当。

通宵攻关“引来”保安 与学生更亲密无间

获此殊荣,刘彬坦言,这与学院的超前认知,提前布局不无关系。

去年年末,由校企联合组建的6名指导老师带领着精心选拔的学生组成设计大赛团队投入战斗,由于应用设计比赛性质,除了专业领域的土建规划、设计构图外,还涉及图像渲染、动画制作等。

“不少高校都在外寻求帮助,而我们的学生以高标准高水平来要求自己,全部工作自己包办,不会的就自学,再配合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刘彬表示,“从结果上来看,我们的作品不亚于任何专业公司的制作水准”。

由于日常学习,学生们一般只能在晚间课后投入研究,遇见难题便会拖至深夜,工作室不灭的灯光时常引起巡逻保安的注意,每次都在老师的协调和报备下解决。

在这百日奋战中,学生们刻苦专业的精神了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刘彬也不敢懈怠,手机24小时开机,消息及时回复,在最后攻关的日子里,她和所有同学一起从一道又一道难题中走出时,迎接他们的都是第二天凌晨的曙光。

刘彬深知在短时间、高强度的压力下,学生们的精神都十分紧张,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通过长时间的“打在一起”,刘彬的身份渐渐地从指导老师转变成生活的大姐姐,她表示,自己和学生的交流在3个月中愈发顺畅,从频繁的交流中,自己也逐渐感受到了学生们心中此刻的波澜和对未来的憧憬,师生情谊渐浓,远在前方的目标也逐渐明晰。

刻苦攻坚建设新专业 党建引领“坚守初心”

在教学生涯中,刘彬秉着党员初心,带头引领学院新学科发展建设,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021年被推荐为建设厅优秀党员。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从著名设计院的优秀设计工作者到校园里默默耕耘的“园丁”,如今的刘彬在乎的并不再是所谓的收入和名望,而是教书育人的获得感和身为人民教师的荣誉感。

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研究生毕业后的刘彬经过思考,决定在社会岗位上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积累资源,通过无数项目的历练,自己再以资深从业者的身份投身教育。

如今,为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学生,刘彬全身心投入新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建设。同时,在省双高建设中,她也踏实努力,尽心尽力,负责检测加固实训室等建设项目。

工作中,她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最真挚的帮助和教导,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在专业上有所特长的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平台上展现自己、挑战自己,完成影响一生的自我升华。

“不少学生在专升本或是参加工作后展现自己在结构设计大赛中历练出的能力时,都收获了各方好评。”刘彬说。

培养学生不拘一格 教书育人“学无止境”

大大咧咧的性格使得刘彬深受建院学生的喜爱。生活中,她是一个无话不谈的大姐姐,学习中,她是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好教师。

“我们学校的学生们非常可爱也非常聪明,当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时,他们就会钻研下去,并取得不亚于其他人的优秀成绩。”

刘彬表示,学习成绩永远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都不同,如何因材施教,找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点,才是当下老师们应该做到的。

脱离了行业一线7年,如何把在社会上的实践经验优势保持住?

学无止境,是刘彬给予该难题的答案。从社会到校园,开始时连院级课题的申报都不会,再到如今引领建设新专业,主持申报省部级课题。在刘彬看来,更换了人生的轨道,行驶虽难,但是只要坚持学习下去,就能获得更踏实的幸福感。

在繁忙的课业外,刘彬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坦言,自己对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心怀愧疚,自己也还没有完全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在每日马不停蹄的繁忙工作后,刘彬还需要回家教育辅导孩子,等孩子睡下后,又从新挑灯夜战,继续工作。

“好在有自己家人和校院领导老师的支持。”刘彬说,“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再次提升自己的效率,优化进度计划”。

敬业和责任是刘彬对工作的诠释,乐观和爱心是刘彬对生活的诠释。而她奋斗在日夜的身影,早已成为了自己孩子和每一位建院学子的榜样。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